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介绍?
简介: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宣传川陕革命苏区革命文物和历史的专题馆。该馆坐落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城南南龛山半坡上。 2016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我有一个川陕省造银元大家看看是真的吗?
首先给楼上做一下科普,这种银币是1933、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生产发行的,到1935年4月红是方面军撤离川陕省根据地才停止生产。
另外在国内的专业书籍:川陕省苏维埃时期的银币、百年银圆中国近代机制币、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都有详细的记述。但是图中这个川陕苏维埃壹圆的做工太好了,比真币的还好,好的离谱了。
关于南宋时期川陕大将吴阶
吴 玠(1092~1139),南宋将领。字晋卿。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因为家乡有重武风尚,本人自幼一边读书,一边练武,不到20岁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尤其精通骑术和箭法,在乡里远近闻名。后来由于西夏军队入侵,为保卫家乡而投笔从戎。政和中期(约1114~1115年),在一次阻击夏军来犯的战斗中首次立功,升任进义副将。后来又因多次立功而被提拔为队将、泾原第10将和第2副将。 南宋偏安江南,金军大举进犯西北时,吴玠担任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在陕西都统制典珍的指挥下与金兵作战,屡立战功,升任忠州刺史。建炎三年(1129年),朝廷任命大臣张浚为宣抚处置使,到陕西巡抚,非常看中吴氏兄弟,便把兄长吴玠提升为统制,胞弟吴璘提升为掌帐前亲兵。次年,吴氏兄弟同仇敌忾,在战斗中奋勇杀敌,大败金军主帅娄宿。这一仗打得金国大将撤离喝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边逃边哭,大出洋像,在金军中传为笑话,金军广大士兵在私下里,都以“啼哭郎君”讥称撤离喝。期间,吴玠、吴璘兄弟率领的这支宋军,在陕西境内有效抗击金军,成为阻止金军南下四川的劲旅,被南宋朝廷视为西北的柱石,最后把陕西战场的军事指挥大权完全交给吴玠,任命他担任陕西诸路都统制。吴玠在总结对金兵以骑兵为主力的作战实践时,发明了“驻队矢”的新战法,即以弓箭兵轮番群发而制骑兵的战法。绍兴元年(1131年),金军在主帅金兀术的指挥下,以10万大军直扑陕西渭州、宝鸡等地。吴玠、吴璘兄弟率部迎战,运用“驻队矢”战法,打败金军,兀术本人也中箭,侥幸逃命。朝廷奖励吴氏兄弟,封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第二年,又把陕西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吴玠,授他兼任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军事。不久又加任检校少保、兼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撤离喝再次率10万兵马重新向陕西进攻,战略目标则是拿下陕西,进军四川。吴玠、吴璘等将领分东西两路阻击金军,经过2个月浴血奋战,宋军以少胜多,不仅守住原有阵地,还恢复了凤、秦、陇三州土地。捷报传到宋京,朝廷再次破格提升吴玠为川、陕宣抚副使,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节度使。吴璘也由防御使升任定国军承宣使。
吴玠由一个乡村读书人参军,从保卫家园到捍卫国土,在陕西与金军作战10年之久,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无数次,身上伤痕累累,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媾和停战,宋廷为嘉奖吴玠在陕西的巨大战功,授予他特进、开府仪司三司,升任四川宣抚使,仍然继续节制陕西阶、成等州军务。同年,吴玠病逝在陕南前沿阵地仙人关,享年47岁。朝廷赠少师。后追封为涪王,谥“武安”。地方官民为了纪念他,在他去世的仙人关专门给他修建一座庙宇,命名为“思烈”,用以寄托人民的哀思。
史家在评论时认为:吴玠虽是一名军人,但在戎马倥偬中,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尤其偏爱史书。他把历史上孙、吴等军事名将的兵法都反复熟读,经典之处尽量记录下来,用以指导自己的军事实践。所以吴玠与一般武夫不一样,他们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深谋无虑,管理部队严而有恩,任用将领量能使用,官兵们都愿意跟着他去赴汤蹈火,大有古代良将的风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wenda/1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