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26届长城国际心脏学会议暨第九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会议在京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奖项——“2015长城控烟先锋奖”获奖名单揭晓
吸烟是一种病,得治。戒烟一直是个难题,要像对待高血压、冠心病一样重视。10月30日,第26届长城国际心脏学会议暨第九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会议在京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奖项——“2015长城控烟先锋奖”获奖名单揭晓,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马辉,以及由杨新春主任所带领下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荣膺“2015长城控烟先锋奖”。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新春教授介绍说:“很多人知道吸烟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实际上远不止于此,长期吸烟还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烟草可通过多种方式诱发冠心病,如正常血管内皮可分泌一氧化氮,吸烟可影响这种物质分泌,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吸烟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对于已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来说,吸烟更会危及生命。然而遗憾的是,依旧有相当一部分心血管病患者不顾医生、家人劝阻,还在吸烟。甚至,有些因心梗做完支架手术的患者依旧烟瘾难耐。”
烟草依赖是一种病 尼古丁是“元凶”
烟草为什么如此难戒?“元凶”主要在于烟草独有的化学成分——尼古丁。尼古丁可使心脏传导系统损害,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心脏猝死的危险性增加,也使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
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教授指出:“尼古丁可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当尼古丁进入体内,会经由血液传送,并可通过血脑屏障,吸入后平均只需要7秒即可到达脑部。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因此人们会像受到激励一样去重复做这件事情。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小时,肝是主要代谢尼古丁的器官。当尼古丁被代谢掉以后,人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会急剧下降,从而产生烦躁、恶心、头痛不适等戒断症状,直到再次摄入尼古丁。”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马辉教授介绍说,吸烟成瘾是戒烟的主要障碍,它不是一种行为习惯而是一种慢性疾病,称为烟草依赖。烟草依赖常表现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个方面。躯体依赖表现为,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吸烟者将会产生一系列不易忍受的症状和体征,医学上称之为戒断症状,包括吸烟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头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部分戒烟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一般情况下,戒断症状可在停止吸烟后数小时内开始出现,在戒烟最初14天内表现最为强烈,大约1个月后开始减轻,部分患者对吸烟的渴求会持续1年以上。精神依赖又称心理依赖,俗称“心瘾”,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
通过药物干预有助提高戒烟成功率
杨新春教授提醒说,戒烟是一场克服烟瘾的斗争。当大脑中尼古丁达不到“需要”水平,就会出现心情抑郁、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以及恶心、头痛等身体不适等戒断症状,最终导致戒烟者戒烟失败。因此,仅仅知道烟草的危害是不够的,有戒烟意识的人士,还需要充分识别出上述的戒断症状。正是因为这些戒断综合症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戒烟者所选择的戒烟方法是戒烟成功与否的关键。孟晓萍教授指出:“国际上常用的帮助戒烟的方法包括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两个手段的结合。行为干预主要在医生的指导和督促下开始戒烟,但一般而言,吸烟成癮者单靠个人毅力“干戒”的效果很差,戒断成功率很低。必要时可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配合药物干预,可以减少烟民的吸烟渴求和在戒烟过程中的不适,减轻戒断症状,从而极大的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目前,被全球各国药检部门批准的安全有效的戒烟药物主要包括3大类:一类是尼古丁替代产品(包括尼古丁贴、口香糖等,是OTC类药物);第二类是已经获批具有戒烟适应症的抗抑郁药;第三类是戒断率相比最高、安全性良好的最新一代戒烟处方药伐尼克兰,作为直接作用于尼古丁受体的口服戒烟药物,通过降低人体对尼古丁的渴求来戒烟,帮助患者摆脱烟瘾,远离心血管疾病的侵袭。
专家表示,大家对戒烟要像对待冠心病、高血压一样重视。对于目前部分戒烟药并没有像一些高血压药物一样被纳入医保,杨新春教授表示,患者的经济水平不同,戒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加入医保有助于帮助那些受困于经济压力又真正想戒烟的患者戒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jieyanxinwen/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