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吸烟室重开 机场称旅客要求
中国吸烟网讯:12月1日开始,首都机场恢复开放部分吸烟室,半年前,机场因全面“禁烟”,关闭了3座航站楼内的所有吸烟室。先关再开,首都机场该行为引发关注。(12月3日《新京报》)
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包括候机室在内的7大类28小类室内公共场所被要求全面禁烟。6月1日,首都机场关闭全部36个吸烟室,成为国内首个实行全面禁烟的国际机场。遗憾的是,从关闭吸烟室到重新开放,首都机场只坚持了6个月时间。
置之于吸烟难以禁绝的现实,重开吸烟室恐怕不仅让吸烟者欢呼,也确实可以减少随意吸烟对其他旅客的健康伤害。也许可以说,重开吸烟室确是顺应了部分旅客的要求。然而毫无疑问,这个具有争议性的人性化举措,事实上是与禁烟的目标相违背,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不相一致的。
从关闭吸烟室到重新开放,首都机场无比尴尬。有人质疑其作秀,也有人认为在当初就应该进行专家评估。也许这些质疑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换个角度来看,积极履行国家控烟要求有错吗?进行专家评估又能如何?禁烟在我国步履维艰有目共睹,即便是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现场,“严禁吸烟”的标志旁同样烟雾缭绕。与其说,重开吸烟室是首都机场的尴尬,不如说更是我国禁烟工作自身尴尬的缩影。
禁烟需要关闭吸烟室,然而禁烟却远不止于关闭吸烟室。既然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经对室内公共场所作出禁止吸烟的规定,禁止吸烟就已经上升为法规要求,可事实上,随意吸烟的“瘾君子”们,有几个在吞云吐雾之时头脑中能稍许闪过哪怕一丝违法的念头呢?再如处罚,按照规定,对在公共场所吸烟且拒不改正者可以处以10元罚款,可谁是处罚主体呢?法规自身的模糊直接削弱了执行的有效性,注定其只能成为纸面上的要求。
禁烟是一项全民运动,需要政府,社会和各行业领域齐心协力,从宣传,教育,保障,处罚等多角度全面深入,才有可能慢慢实现全面控烟的长远目标。否则,仅靠个别部门,单位“一时兴起”式的动作,禁烟终究只会在原地徘徊不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xiyanzixun/3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