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年来吸烟人数增加了1500万
中国吸烟网讯:“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家喻户晓的宣传语并不能阻止烟民前赴后继的脚步。由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等37家单位日前联合发布的《加速中国控烟履约进程——专家共识(2017)》披露,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人数增加了1500万,达到3.15亿人。2015年,我国的烟草消费量占世界烟草消费总量的44%。烟草流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烟草依赖具有顽固性,所以无论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还是从个体的微观层面来看,戒烟的效果都往往不明显。控烟的重心应该是防止新增吸烟人口的增长,将人们阻拦在“吸第一口烟”的门槛之外。然而,最近几年来吸烟成年人口的持续增加(5年之间增加了1500万人),说明“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并没有取得期待中的效果。
究其原因,这种耳熟能详的宣传,可能遭遇认知和习俗两方面的障碍。从认知的层面上,对于“吸烟是否有害健康”这个问题,控烟者和研究者认为答案不言而喻,但在支持吸烟者和烟民那里,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还有一些人反感,抵制烟草危害的宣传,甚至认为吸烟有益健康。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某些关于吸烟的段子在社会上流播甚广。段子中列举了一系列名人,最后得出结论:不吸烟者健康欠佳甚至早夭,吸烟者身体健康,并享高寿。
哪怕是在认同“吸烟有害健康”的人群中,对于“有害”的认知也往往抽象,模糊,不了解具体的危害性,以及危害发生的具体生理机制。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肺部疾患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的健康杀手,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研究者指出,吸烟是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从表面上,直观上看,一些慢性病与吸烟“风马牛不相及”。如果它们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生理和病理机制不能成为全民知晓的普及性知识,那么普通人就很难建立起科学,全面,准确的认知。知识形成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没有具体,翔实,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而仅有“有害”的宣传,将很难取得劝阻和规戒的效果。
在“吸烟有害健康”这一观念抵达人心的路途中,一些社交性的礼节和习俗也是强有力的障碍。亲戚,熟人,朋友之间见面互敬香烟,至今仍是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基本的社交礼节。糖,烟,酒,尤其是烟和酒,也是民间馈赠礼物的基本要件。
这些礼节和习俗具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交场合,面对他人递上的一根香烟,接过来,点火吸食几乎是最为紧迫的第一要务。至于几年,十几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健康后果,很难成为当前的优先考虑。礼物的馈赠,礼物的流动具有深刻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意义,当烟草成为一个社会里的主要礼物之一,它就获得了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合法性,甚至被赋予了高尚价值和美好寓意。这些礼节和习俗,潜移默化地在人们的心目中塑造烟草的正面形象,赋予其正面价值,使控烟变得更加困难。
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控烟目标,是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在2015年,这一数据与2010年持平,均为27.7%。可见,要实现控烟目标依然形势严峻。除了更全面地落实《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工作,推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法规政策覆盖范围之外,应该着力减少新增的吸烟人口。要在源头上加强预防,把更多人挡在“第一口烟”的门槛之外。此外还要努力减少现有吸烟人口的烟草消费量,帮助其控烟,戒烟。
要实现上述目标,普及烟草危害的相关知识,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礼俗非常重要。而这些正是以往控烟工作的短板所在。尤其是对于客观存在的社交礼节习俗,移风易俗的工作往往缺乏有效抓手。它考验的是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考验一个社会“共治共享”的能力。在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普及知识,形成共识,移风易俗,这是最终实现控烟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jinyan/4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