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戒烟资讯 > 禁烟

世卫组织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报告

10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报告。该报告提出,当前中国分散的无烟规定不能明显减少公共场所吸烟现象。

 

10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报告。该报告提出,当前中国分散的无烟规定不能明显减少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中国急需从国家层面制定一部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不设任何特殊豁免情况的公共场所禁烟立法,并严格执行。

世卫组织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报告

公共场所吸烟率“高得惊人”

据介绍,从2006年到2012年,ITC项目中国调查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长沙、银川和昆明等城市进行,覆盖了5600名成年吸烟者和1400名非吸烟者。此次报告的数据仅来自于ITC项目中国调查第2轮(2007-2008)至第4轮(2011-2012)。

报告提出,虽然从2008年到2011年间,参与ITC项目中国调查的大多数城市实施了各种在室内工作场所和餐厅禁烟的新政策,原卫生部也在2011年5月公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但我国公共场所吸烟情况仍然“高得惊人”。

结果显示,2011年~2012年,广州和北京超过半数的工作场所有吸烟现象,而在长沙、昆明和银川,超过3/4的工作场所存在吸烟现象。调查者在7个城市超过2/3的餐厅观察到吸烟现象。不仅如此,无烟政策对酒吧禁烟没有明文规定,这导致长沙、昆明、银川超过90%的酒吧有吸烟现象。

报告显示,与参与ITC调查的其他21个国家横向对比结果显示,我国室内工作场所吸烟水平(70%)高居各国之首;餐厅和酒吧吸烟率(分别为82%和89%)仅低于孟加拉国,位居第二;无烟家庭的比例最低,仅为2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直言,虽然我国在全球的吸烟率不是最高的,但公共场所吸烟率确实数一数二,二手烟危害巨大。

控烟法规未发挥应有作用

报告显示,虽然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禁烟规定出台,但公共场所吸烟率的降幅仍然较低。2007年~2012年,我国室内工作场所、餐厅的吸烟率从过去的90%左右下降至80%左右。与此相比,推行全国性无烟立法后,爱尔兰、英国等国家公共场所吸烟率从60%以上快速下降至1%~2%,同时,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餐厅、酒吧吸烟率也从平均80%左右下降至2%~4%。

此次报告的主要完成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ITC首席科学家方德智博士表示,目前中国有14个城市通过了地方禁烟规定,但ITC项目的数据表明,这些法规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规定本身不完善,某些城市的法规并非全面禁烟,留有在一些室内公共场所允许吸烟的口子;二是执法力度不够。

“6月1日生效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是一个重大突破,这部法规要求所有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某些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一律禁烟,它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八条的要求。”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说。

我国有更好的禁烟群众基础

一般认为,推行无烟政策,会遭到来自各方的抵触,特别是吸烟者。但此次报告显示,中国的无烟政策获得了比其他国家更多的群众(包括吸烟者)支持,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支持率不断攀升。

调查显示,每个被调查城市均有接近或超过半数的吸烟者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超过1/3的吸烟者支持餐厅完全禁烟。2009年~2012年,各个城市的吸烟者支持室内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比例显著增加,例如北京从54%增加至65%,广州从40%增加至60%。

方德智指出,中国吸烟者对无烟环境的支持远高于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以吸烟者对无烟酒吧的支持率为例,中国在2011年~2012年调查期间支持者比例为35%,而英、法等国在尚未推行全面禁烟立法之前,支持率仅为10%左右,此后才升至45%左右。

“这就意味着中国有更好的政策基础,不论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都已经准备好接受一部强有力的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国家立法。”方德智说。

报告指出,国务院发布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中,提出了多项重要控烟措施,其中包括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要求烟盒包装使用图形警示。以上措施,作为综合控烟策略的一部分,应与国家无烟立法一并实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jinyan/3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