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pefly PIXIE RDA雾化器评测:很多玩家一定会想到多变自由的吸阻调整与遍及各结构的 Galaxies MTL 系列,这次它们与菲律宾的 Ferdinand Factor 合作并推出了 PIXIE RDA, 一款回归初衷的 22mm 雾化器。
身形仅有 22*24mm 的它最高的自由度仅剩两种可更换的单孔与单排内进气套件,并透过同样为单孔或带状的外进气孔无段旋转去调整,在吸阻的部份落在偏适中的肺吸范围,虽说它不似 Horus 与 Core 有特殊的气流方向,但侧进气与矮小的仓体仍保有了滑顺却不失直接的解析,适中且未过度搅拌的均匀,亦是我对它最深的印象。 先前曾分享过,也是我很爱用的 Galaxies MTL 系列着重于极高的吸阻变化;同厂推出的 Horus 或 Core RTA 则是在气流作用方向上下功夫,并带来富魅力的解析;但 PIXIE 的诉求只有单纯与简易的设定这两项,不论自结构或架设,都是如此。相对来说,它能着墨的特色也较少,然而带斜度防溢油的进气孔、顶端隔热的鳍片结构、贴合唇形并提高触感的吸嘴、放置绕线棒以利架丝的孔位、提高解析及收集冷凝的双重雾化仓穹顶与侧边泄油的底注螺丝,这些较不易被注意的细节反倒更看出 Vapefly 的用心。
Pixie 亦采近期 Vapefly 常见的黑底蓝字抽拉式天地盖外盒,内容物有:本体、螺丝刀、两发 26ga*2(KA1)+36ga(Ni80)3.0mm 花丝、螺丝及 O-Ring 等备品、说明书与鞋带棉;本体可拆解为:510 吸嘴、顶盖、外罩、内进气套件、架丝台底座、常规与 BF 专用正极螺丝。 随附的 510 吸嘴仅约 6mm 高,但侧边仍有贴合唇型的曲线,亦带着上宽下窄协助冷凝的烟道。较为特别的是在其顶盖,外部上端有利于散热的鳍片设计,避免矮小的仓体烫口,内里则有近似双重雾化仓的穹顶,不过以其高度而言,主要功能应是集中在内部冷凝的收集,将烟气二度收束为辅。
外罩的内进气孔可更换两种进气套件,与外进气孔相同,都是带状或单孔的形式。从外罩上方的小凹槽轻轻一推即可取下套件,同时该气孔所带的斜度还不算小,因此气流主要是自外部上方往内部下方吹拂,并作用于线圈中下缘,并有基本的防溢油功能。
PIXIE 使用常见的双柱架丝台,既然主要卖点是单纯,自然在底座两边就少不了放置绕丝棒的孔位,不论是固定线圈或决定架设位置都极方便,锁丝孔后方距外罩尚有一点距离,连带线脚处理亦非常简单。
带吸嘴高度只有 24mm 的它多半都会配合 BF 主机使用,因此底注螺丝的泄油孔亦设置在两旁,如此可有效避免油沫的喷溅。
为配合 22*24mm 的 PIXIE, 就拿出了我好阵子没用的机械盒 Hive, 这两者都属于轻巧的风格,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
本次使用随附的 26ga*2(KA1)+36ga(Ni80) 花丝与 24ga 3.0mm 5 圈的麻花测试,虽说侧进气解析感多半没有底进气直接,不过由于气流路径与烟道都颇短,且使用的是机械盒,仍是有充足的厚重度。扣除造雾量,这种类型的雾化器其实不论使用何种调性油品都能带出不错的风味,只是我个人仍偏好带有些许凉感的复合香气水果类油品,尤其是 612NS 的浓度,直接与柔和兼具、适中且未过度搅拌的均匀,这是我对它的感想。 间中有短暂使用单线测试,表现尚在中规中矩的范围内,毕竟其仓体大小并不是追求极致的压缩比,效果自然较难与我拥有的另外几颗 18mm RDA 或专门的 MTL RDA 相比,不过以均衡型或 22mm RDA 来看,已经算不错的了。
文末将特点统整如下:
.将吸阻自高到低分 1~11, 则属 3~5 级的范围。
.解析属均衡的风格。
.受惠于放置绕线棒的孔位固定了线圈位置与高度下,架丝几无难度。
.内进气带斜度,不易发生溢油。
.顶盖下端的鳍片设计能帮助散热与隔热。
.单纯与简易的结构,不论新老玩家都能快速上手。
亦有部份难以界定的设计:
.由于其定位之故,相对较无惊喜性与可玩性。
.内进气套件的变化度有限,若能改用不同高度相同宽度的带状套件,或许会有较明显的效果。
以上即为本次的 Vapefly PIXIE RDA, 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身形仅有 22*24mm 的它最高的自由度仅剩两种可更换的单孔与单排内进气套件,并透过同样为单孔或带状的外进气孔无段旋转去调整,在吸阻的部份落在偏适中的肺吸范围,虽说它不似 Horus 与 Core 有特殊的气流方向,但侧进气与矮小的仓体仍保有了滑顺却不失直接的解析,适中且未过度搅拌的均匀,亦是我对它最深的印象。 先前曾分享过,也是我很爱用的 Galaxies MTL 系列着重于极高的吸阻变化;同厂推出的 Horus 或 Core RTA 则是在气流作用方向上下功夫,并带来富魅力的解析;但 PIXIE 的诉求只有单纯与简易的设定这两项,不论自结构或架设,都是如此。相对来说,它能着墨的特色也较少,然而带斜度防溢油的进气孔、顶端隔热的鳍片结构、贴合唇形并提高触感的吸嘴、放置绕线棒以利架丝的孔位、提高解析及收集冷凝的双重雾化仓穹顶与侧边泄油的底注螺丝,这些较不易被注意的细节反倒更看出 Vapefly 的用心。
Pixie 亦采近期 Vapefly 常见的黑底蓝字抽拉式天地盖外盒,内容物有:本体、螺丝刀、两发 26ga*2(KA1)+36ga(Ni80)3.0mm 花丝、螺丝及 O-Ring 等备品、说明书与鞋带棉;本体可拆解为:510 吸嘴、顶盖、外罩、内进气套件、架丝台底座、常规与 BF 专用正极螺丝。 随附的 510 吸嘴仅约 6mm 高,但侧边仍有贴合唇型的曲线,亦带着上宽下窄协助冷凝的烟道。较为特别的是在其顶盖,外部上端有利于散热的鳍片设计,避免矮小的仓体烫口,内里则有近似双重雾化仓的穹顶,不过以其高度而言,主要功能应是集中在内部冷凝的收集,将烟气二度收束为辅。
外罩的内进气孔可更换两种进气套件,与外进气孔相同,都是带状或单孔的形式。从外罩上方的小凹槽轻轻一推即可取下套件,同时该气孔所带的斜度还不算小,因此气流主要是自外部上方往内部下方吹拂,并作用于线圈中下缘,并有基本的防溢油功能。
PIXIE 使用常见的双柱架丝台,既然主要卖点是单纯,自然在底座两边就少不了放置绕丝棒的孔位,不论是固定线圈或决定架设位置都极方便,锁丝孔后方距外罩尚有一点距离,连带线脚处理亦非常简单。
带吸嘴高度只有 24mm 的它多半都会配合 BF 主机使用,因此底注螺丝的泄油孔亦设置在两旁,如此可有效避免油沫的喷溅。
为配合 22*24mm 的 PIXIE, 就拿出了我好阵子没用的机械盒 Hive, 这两者都属于轻巧的风格,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
本次使用随附的 26ga*2(KA1)+36ga(Ni80) 花丝与 24ga 3.0mm 5 圈的麻花测试,虽说侧进气解析感多半没有底进气直接,不过由于气流路径与烟道都颇短,且使用的是机械盒,仍是有充足的厚重度。扣除造雾量,这种类型的雾化器其实不论使用何种调性油品都能带出不错的风味,只是我个人仍偏好带有些许凉感的复合香气水果类油品,尤其是 612NS 的浓度,直接与柔和兼具、适中且未过度搅拌的均匀,这是我对它的感想。 间中有短暂使用单线测试,表现尚在中规中矩的范围内,毕竟其仓体大小并不是追求极致的压缩比,效果自然较难与我拥有的另外几颗 18mm RDA 或专门的 MTL RDA 相比,不过以均衡型或 22mm RDA 来看,已经算不错的了。
文末将特点统整如下:
.将吸阻自高到低分 1~11, 则属 3~5 级的范围。
.解析属均衡的风格。
.受惠于放置绕线棒的孔位固定了线圈位置与高度下,架丝几无难度。
.内进气带斜度,不易发生溢油。
.顶盖下端的鳍片设计能帮助散热与隔热。
.单纯与简易的结构,不论新老玩家都能快速上手。
亦有部份难以界定的设计:
.由于其定位之故,相对较无惊喜性与可玩性。
.内进气套件的变化度有限,若能改用不同高度相同宽度的带状套件,或许会有较明显的效果。
以上即为本次的 Vapefly PIXIE RDA, 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dianziyan/zixun/4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