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烟为什么这么难
中国吸烟网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最近在“2012年中国控烟论坛”上披露,全国人大正在为控烟立法做积极准备,已派工作组赴各地调研控烟立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梁晓峰警告说,中国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和生产力损失正在逐年迅速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20年后,将对医疗保险系统形成巨大压力。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说,目前中国控烟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自去年5月1日起全国公共场所就已经实施禁烟,但各地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现状依然是“禁而不止”。今年天津,哈尔滨正式实施“禁烟立法条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两部法规,它要求室内公共场所百分之百禁止吸烟。作为全国最严厉的控烟立法,今后天津市经营场所管理者将作为禁烟第一责任人,控烟执法也由卫生单一执法变为卫生,教育等9部门联合执法,加大监督力度。这个法规是以劝阻为主,把场所履职作为法条执行的重点,将行政执法,公众监督,二手烟监测作为辅助。
有关禁烟的地方性法规纷纷出台,对于推动全国的禁烟立法和禁烟工作无疑起促进作用。不过,禁烟地方性法规如何落地,如何执行到位,往往成为难题。禁烟令的多头管理,往往容易陷入“无人管理”的真空。控烟工作通常涉及卫生,公安,爱卫会等15个执法部门,大家都管,结果往往导致没有一家管。
按照卫生部的新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然而,公共场所的控烟执行情况不容乐观:餐厅,饭馆的餐桌上都放置了烟灰缸;而在有吸烟者的公共场所中,比如餐厅,网吧,公园,游乐场,均没有场所管理者出面劝阻吸烟者。
最为严重的就是办公室。现实中,除了管理较严格的外资企业,大部分国家机关,民企,国企和事业单位办公场所的禁烟主要靠员工自觉,同事与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往往无法执行“禁令”。由于室内工作场所的人群比较固定,吸烟者与吸二手烟者大多是平级,上下级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人群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亲密性,决定了监督和执行方面的难度。办公场所都是熟人不好监督,商家顾及生意不愿劝阻,吸烟难抓现行,这就是禁烟令难以执行的现实困境。
中国式禁烟唯一成功的,可能就是飞机全程禁烟,谁胆敢在飞机上吸烟将面临拘留的严重处罚。室内公共场所人群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亲密性,决定了新规监督和执行方面的难度。同时,中国烟草产业链条的利益博弈,民众对烟草根深蒂固的膜拜等,都成了禁烟的绊脚石。
中国式控烟为何无法落实,为何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的确值得全社会尤其是立法和执法监管部门认真反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发布者:实习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bykq888.com/jinyan/40572.html